治療心臟病︱四大支柱藥物 有助改善心臟衰竭死亡風險

醫健人物

發布時間: 2024/09/23 08:00

分享:

分享:

提起心臟衰竭,相信不少人首先都會聯想到有關於心臟的徵狀,例如心絞痛、心悸等,但原來咳嗽、氣喘,特別是平躺時容易有呼吸困難,都是心臟衰竭的病徵之一。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指出,心臟衰竭的成因眾多,患者應及早接受檢查了解病因,而近年更可透過四大支柱治療藥物,包括ACEI / ARB /ARNI、β受體阻滯劑、MRA、SGLT2-i去提高治療效果,呼籲患者要積極面對病情。

47歲的陳先生,本身患有糖尿病,早前在越南工作期間,因為突發急性肺水腫而入院。起初,醫護人員以為是肺部出現問題,經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急性肺水腫是由於心臟泵血功能受損所導致,即因為心臟無法有效將血液泵出,血液會回流並滯留在肺部,造成肺水腫,而左心室射血指數只有35%。

聖保祿醫院心臟科專科鄒凱勳醫生表示,造成急性肺水腫及心臟衰竭的原因眾多,以年輕患者來說,有機會是心肌炎、心臟結構異常、心律不正,或由冠狀動脈閉塞導致的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有關。「一般來說,患者可透過胸肺X光檢查發現肺部積水的跡象,但確診心臟衰竭仍需進行心臟超聲波檢查,以測量左心室的射血分數為重點。射血分數若低於35%,則提示為嚴重心臟衰竭。」

SGLT2-i雖為糖尿藥 但亦可改善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患者可透過藥物及調整生活習慣去控制病情,鄒醫生表示,目前心臟衰竭的藥物治療主要由四大支柱藥物組成:第一類是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血管張力素受體和腦啡胎酶抑制劑(ARNI);第二類為β受體阻滯劑、第三種是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RA);以及葡萄糖鈉轉運蛋白抑制劑(SGLT2-i)。SGLT2-i本身屬治療糖尿病藥物,但研究顯示它可以顯著降低心臟衰竭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風險和心臟衰竭惡化住院風險。

透過一併使用上述四大類藥物,希望透過不同方向去改善心臟功能,不但可盡量減少心臟功能衰退,更可改善心臟衰竭患者的預後。除了四大支柱藥物外,亦有機會配合利尿劑以減輕肺積水的情況,但由於利尿劑也可能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因此在使用時需要權衡利弊,並定期進行監測。

單用藥物治療亦可以達到顯著效果

至於文章開首提及的心臟衰竭患者陳先生,由於他的病情較為複雜,醫生先安排陳先生控制好血糖問題,並接受四大支柱藥物治療,以便控制病情改善心功能後,心臟超聲檢查顯示射血分數從最初的35%回升至40%以上,顯示單純藥物治療亦可以達到顯著效果。及後為了進一步改善陳先生的心臟結構風險,於是亦進行了介入性手術治療,希望透過不同的治療方法並行下,獲得更理想的治療效果。

不過,鄒凱勳醫生強調,現時治療心臟衰竭的方法多,除了藥物治療外亦有非藥物治療方法,患者最重要是提升對心臟衰竭的認知度,積極及聽從醫生指示用藥,而不同藥物的成效及副作用都有不同,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聖保祿醫院心臟科專科 鄒凱勳醫生

撰文 : 鄒凱勳 聖保祿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

欄名 : 健康專家專欄